“平改坡、残疾车专用车位、数字公话亭……现在社区里无障碍小细节越来越多,不但方便了生活在社区的特殊人群,也让老人、小孩,甚至推婴儿车的家长都成为受益者,温情满满。” 家住临汾路街道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的杨阿姨说起自家楼下新增的残疾车专用车位不住夸赞道。
今年9月1日,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,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。临汾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赋能,全面推进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,一方面深入特殊人士家庭,通过增设扶手、护墙板等设施,改善其居家环境,不断提高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环境质量和水平。另一方面,对重要公共服务场所进行无障碍改造,提供人性化无障碍服务,“一键叫车”“数字公话亭”等设施,可以随时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服务。此外,临汾路街道还开设了老年智能手机课堂,推动信息化和无障碍环境深度融合,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数字化转型的便利。
公共设施“微改造”提档升级
让出行无“碍”
“我出行比较仰仗轮椅,以前想去中心花园休息,上下台阶太费劲,久而久之我都不愿意下楼了。自从向居委会提建议改造后,台阶变缓坡,我儿子能很轻松地推着轮椅送我来花园凉亭和老友乘凉、聊天,社区真是做了件大好事!”杨阿姨高兴地说道。今年以来,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党总支借助街道“数字驾驶舱”“民情日志”,排摸有特殊需求的居民数量和名单;通过走访调研、召开“1+5+X”党建共治联席会等方式,进一步了解有特殊需求的居民情况,并定向进行上门走访。让残疾车、轮椅车通行更平稳;中心花园3个台阶入口改缓坡、花砖改为透水砖,搭建的凉亭也增设了缓坡方便轮椅通行。
展开全文
家住临汾路165弄的蔡老伯是一名68岁老党员,原来自己开电动轮椅每月准时到小区老年活动室参加支部组织生活,3格台阶都需要其他党员来帮忙搬抬,改造后,他不再困扰。改造不仅提升了有需求的社区居民生活便利程度,还改善了他们的精神面貌与参与社会活动的信心。“我经常会到社区参加一些活动,但是每次去都需要社区的工作人员帮我们抬轮椅,感觉总麻烦别人,特别不好意思,所以有时候也会害怕出门。但经过改造以后的设施,让我自己一个人也能轻松出行,来社区活动更方便了。”蔡老伯说道。除了小区花园的台阶有改造需求,不少特殊居民的残疾车停放也有困难,对开辟专用停车位的呼声十分强烈。让小区有“爱”无“碍”是居民区党总支一直以来记在心上的,居民区党总支将“小区全面无障碍改造”列为综合整治改造的实事项目的决心落在实处。
经过走访调研,党总支统计出居民区内需要残疾车辅助、出行不便的特殊人士有94名,年龄集中在50至70周岁,这次改造后,居民区党总支在小区门栋旁基本全覆盖了残疾车停车位,对残疾车停放需求较高的门栋甚至规划了2至3个,极大缓解了特殊人士“停车难”的问题。
公益“智慧课堂”跨越数字鸿沟
让生活无“碍”
近年来,包括智能手机、互联网应用在内的数字化服务,为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便利,打车出行、在线挂号、“数字小屋”等生活中许多对年轻人来说“动动手指”就能解决的问题,却恰恰成为老年人、特殊人群难以逾越的“数字鸿沟”。为了让所有居民共享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便利生活,临汾路街道不少居民区开发了“老年智慧课堂”,社区青年志愿者做“老师”,带社区老人“玩转”手机。
在临汾路375弄居民区每周开展的“银智老年课堂”中,居委会工作人员小张就如何打车、如何网上预约挂号、如何解决手机卡顿、如何拍摄视频等实用生活场景为社区老人设计了专属课程。讲课过程中,小张以实际生活中的情况为例,将老人在每个操作步骤可能产生困惑的难点,都进行了着重讲解,同时,他还特意提醒老人注意支付安全,避免网络诈骗。经过一轮授课,前来参与课程的大部分老人已经可以掌握这些基本操作,纷纷表示这类实用课程对自己帮助很大,希望未来还能开始“高级课程”,帮助大家更融入这个“数字化时代”。
人性化措施提升服务质量
让关爱无“碍”
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不仅仅是设施的完善,更包括全方位的无障碍社会服务。临汾路街道一直以来推行人性化服务,比如设置残疾人、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窗口,开通绿色通道等,有针对性地满足特殊人群的个性化需求。去年,临汾路街道还在沿街引进了“数字公话亭”,只要按下亭内大屏幕中的“一键通”,居民可以立刻享受24小时人工客服的各种贴心专业服务:“预约就医”以人工客服帮助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市民预约挂号三甲医院;“预约叫车”可以直接叫到出租车;“15分钟生活圈”里可以查询周边医院、电信营业厅等生活设施位置;“3分钟免费通话”可以保障市民的紧急通信需求;“手机充电”服务可为过往行人解决燃眉之急;如果迷路了也可以用“守望相助”AI人脸识别找到家属;另有“12345手语视频服务”,为特殊人群搭建起沟通的彩虹桥……简单的操作方式、实用的功能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居民也能无障碍使用。每个人都会变老,有温度的无障碍社区对每个人都有益。
接下来
临汾路街道将继续完善无障碍社区建设
在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
也提升人性化关怀服务品质
带动更多人
关心、支持、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
共建“美好临汾,幸福社区”
(来源:临汾路街道党工委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